秋季是儿童健康需尤为关注的时节,伴随气温的降低以及空气湿度的改变配资操盘股票,孩子更容易遭受各类疾病的侵扰。
园长幼师通服务平台小编帮幼儿园为家长们准备了这份秋季常见的七种传染病防护保健小贴士,希望家长们能够加强预防措施,让孩子们远离传染病。
一、常见传染病的基本知识
(一)登革热 & 基孔肯雅热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主要症状:
• 基孔肯雅热:突发高热(39℃以上)、关节剧痛(手腕、脚踝等部位明显)、皮疹(躯干或四肢出现红色斑丘疹),部分伴随头痛、肌肉酸痛。
• 登革热:高热持续不退(3-7天)、“三红征”(面部、颈部、胸部发红)、眼眶痛、肌肉关节痛,严重时可能出现皮下出血。
展开剩余88%预防措施:
1. 户外活动时穿浅色长袖衣裤
2. 使用儿童专用驱蚊液
3. 清除家中积水容器,杜绝蚊虫滋生
4. 安装纱窗、蚊帐
(二) 诺如病毒感染
传播途径:消化道传播
主要症状:
- 腹泻、呕吐
- 恶心、腹痛
- 发热
预防措施:
1. 注意饮食卫生,食物彻底煮熟
2. 喝开水,不喝生水
3. 饭前便后认真洗手
(三)流行性感冒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主要症状:
- 高热、咳嗽、喉咙痛、
- 流鼻涕或鼻塞
- 全身肌肉酸痛
预防措施:
1. 接种流感疫苗
2.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
3. 避免触摸眼睛、鼻和口
4.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四)手足口病
传播途径:消化道、呼吸道和接触传播
主要症状:
- 手、足、口部位出现疱疹
- 发热
- 食欲不振
预防措施:
1. 勤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2. 不与他人共用毛巾、餐具
3. 经常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物品表面
4. 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五)流行性腮腺炎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主要症状:
- 腮腺肿胀、疼痛
- 发热
- 头痛、肌肉酸痛
预防措施:
1. 接种麻腮风疫苗
2. 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
3.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
(六)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
主要症状:
- 眼睛红肿
- 分泌物增多
- 畏光、流泪
预防措施:
1. 不用手揉眼睛
2. 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洗脸盆
3. 勤洗手,保持手部清洁
(七)水痘
传播途径:空气/接触传播,传染期从出疹前2天至结痂。
主要症状:
-皮疹演变过程: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四代同堂)
-特征性脐凹状疱疹,伴38℃左右发热
-成人易并发肺炎/脑炎
预防措施:
1. 注意饮食卫生,食物彻底煮熟
2. 喝开水,不喝生水
3. 饭前便后认真洗手
4.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二、幼儿园会采取哪些措施
1.晨检与健康监测
每天入园前检查体温、口腔和手掌,发现异常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
2.环境消毒
高频接触区域(如门把手、玩具)每天用含氯消毒剂擦拭2次,呕吐物需用消毒粉覆盖处理。
3.通风管理
教室每天开窗通风至少3次,每次30分钟以上。
4.手卫生教育
教孩子七步洗手法,餐前便后必须洗手。
5.病例管理
确诊孩子隔离至症状消失后72小时(手足口病)或48小时(流感),同一班级3天内出现2例同类病例则停课7天。
6.疫苗接种宣传
提醒家长带孩子接种流感疫苗和手足口病EV71疫苗。
7.分时段活动
错峰安排户外活动,减少班级交叉感染。
8.家长协作
发放防控告知书,要求家长及时报告家庭病例情况。
9.食品卫生
餐具蒸汽消毒,水果去皮后食用。
10. 应急预案
储备口罩、手套等物资,与疾控中心保持联动。
这些措施都是根据《托幼机构卫生保健规范》制定的哦~
三、给家长的温馨建议
1. 每日健康监测
每天入园前为孩子测量体温,检查身体状况。
2. 及时就医
发现孩子不适,立即就医并在家休息,及时告知老师。
3. 病愈返园
患病孩子应遵从医嘱留在家中隔离治疗,防止交叉感染。孩子痊愈时持医生诊断证明交到校医室确认才可以正常返园上课,望家长理解。
4. 增强免疫力
合理膳食、充足睡眠、适量运动,帮助孩子建立强大免疫系统。
5. 卫生习惯培养
教导孩子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6.多种渠道防蚊灭蚊
开展“灭蚊专项行动”,清理户外积水(花盆托盘、排水沟、玩具积水),定期对环境喷洒驱蚊药剂。避免幼儿在蚊虫活跃时段(清晨、傍晚)长时间户外活动。户外活动时给幼儿穿长袖浅色衣裤,喷驱蚊水。
秋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家园携手,共同做好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每一位孩子都能拥有健康的体魄和饱满的精神面貌。
祝愿所有小朋友健康快乐,每一天都充满阳光和欢笑。
*免责声明:本文大部分文字和图片均来自网络配资操盘股票,由园长幼师通服务平台小编因教学和研究需要转载或选编的文章,重在分享优秀教育理念,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联系删除。
发布于:湖南省信泰资本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